据工信部网站9月8日消息,苗圩部长日前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几个指引改革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文件,着重强调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方面的重要地位。要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把创新打造成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
苗圩表示,当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动“互联网+”协同制造方面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专项规划。组织实施智能制造专项,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创新发展,继续推动国家智慧家庭应用示范基地创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服务机器人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分行业制定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路线图,组织开展重点行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试点,培育一批样板企业并组织推广行业应用示范。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方案,研究提出适应工业互联网发展的IPv6地址编码规划,构建面向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低时延、高可靠的工业互联网试验床,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此外,苗圩还表示,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产中国,将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年度计划,并将组织战略咨询委的专家们动态发布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绿皮书,经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后执行,每两年更新一次。
实际上,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机器人行业近期备受政策青睐。发改委在最新召开的发布会上明确表态,将从扩大机器人市场消费等四个方面支持产业发展。而今年5月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三个10年规划,将机器人产业列入重点战略。另外,《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初稿,有望10月发布。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劳动力制造业就业意愿的下降,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巨大制约。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抢先进入“工业4.0”时代,以保持第一大支出产业-制造业竞争力,是我国无法不选择的一个命题。“中国制造2025”将成为传统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工厂的标杆。
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将从扩大机器人市场消费等四个方面支持产业发展。而今年5月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三个10年规划,将机器人产业列入重点战略。另外,《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初稿,有望10月发布。
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第一个30年的顶层设计、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主旨是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趋势。
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华君也认为,如果说“互联网+”是“软”的一面,“中国制造2025”则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硬”的一面。中国装备制造业是未来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大产业。 而“中国制造2025”不仅仅是2015年短期的主题性投资,更有其未来基本面的支撑,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扫码申请加入
农村清洁取暖赋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