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南州农牧村“八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显示,关于实施农牧村改厨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选择自建、统建或联建等改造方式,淘汰拆除老式的传统土灶、锅台、火盆、地坑、巴坎、连锅炕等,以节能灶具、灶台案台、密闭式橱柜和管线电线、上下水、储水池、洗菜池等为重点改造提升农户厨房,建设干净整洁卫生、满足基本功能、管线安装规范、烟气排放良好的农牧村清洁厨房,统筹兼顾农户冬季清洁取暖需求,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排清洁炊事采暖炉具,做到安全、干净、卫生、明亮、整洁,确保便民利民、使用安全。同时,加大农牧村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关于实施农牧村改电工程。要求完善农牧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大力推广节能减排,因地制宜采用“以电代薪”“以气代薪”以及太阳能等能源,普及使用太阳灶、太阳能采暖房、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具,大幅降低对森林、草地等资源的依赖。依托农牧村丰富的可就近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选择一些中心村建设以电为中心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打造新农牧村综合能源站,实现生物质资源向商品化能源的转化,构建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体系,到2027年,实现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70%。
关于实施农牧村改气工程。求积极争取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推动实施各县市城区天然气管网配套建设,优先启动合作、夏河两县市天然气管网向城区周边农牧村延伸,扶持开发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生物天然气等不同气源,宜管则管、宜罐则罐,多种形式推进农牧村燃气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争取城市天然气管网向农牧村延伸工程,加快城乡燃气管网和储气设施互联互通,有序扩大农牧村天然气实施范围。在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聚集度较高,以及易地搬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大型安置区等有条件的地区优先推行天然气。在居住比较偏远、人口比较分散的地区,完善农牧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广新能源。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农牧村天然气工程。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南州农牧村“八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州政办发〔2023〕70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省属驻州有关单位:
《甘南州农牧村“八改”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南州农牧村“八改”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化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八改”工程的指导意见》(甘政办发〔2023〕70号)精神,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成效,扎实推动全州和美乡村创建行动,组织实施好农牧村改厕、改路、改水、改房、改电、改气、改厨、改院等工程(以下简称“八改”工程),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不断优化农牧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组织实施“八改”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坚持原则。
——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尊重规划权威,发挥规划作用,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遵循乡村发展演变规律,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充分体现各县市村庄自有独有特有的民居风貌、乡村景观、乡土文化。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和农牧民需求,聚焦短板弱项,合理确定“八改”工程建设点内容和建设标准,分类实施,有序推进,不搞一刀切。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杜绝贪大求洋、华而不实,盲目攀比、铺张浪费。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不超越发展阶段,不搞形象工程,切实做到实用管用。
——政府引导,农牧民主体。强化政府引导,突出农牧民主体,尊重农牧民意愿,保护农牧民利益,把发动农牧民、组织农牧民、服务农牧民贯穿于“八改”工程全过程,激发和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统筹推进,精准实施。有序推动农牧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农耕游牧文化保护传承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按照“八改”工程明确的重点任务,做到目标精准、项目精准、措施精准,确保实施效果。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强化县(市)级政府主体责任,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八改”工程建设与管护,发挥农牧村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机制作用,确保“八改”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三)主要目标。到2027年,农牧民出行便捷的乡村道路网基本建成,现代宜居农房加快建设,生活便利的乡村设施基本配套,村容村貌整体绿化美化,农牧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底色持续夯实,农牧村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牧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全州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农牧村改厕工程。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工作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索出适合高原寒旱地区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全面推行《甘南州农牧村改厕技术导则(试行)》中所列“五种模式”,合理选择改厕模式,通过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水体的要求,加快推进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设和改造。引导农牧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的自然村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将牧区村庄人畜分离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聚焦沿河、沿线、沿江村庄环境整治,鼓励各县市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并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实现改厕与农牧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到2027年,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所有乡(镇)街道、建制村、农家乐实现无害化卫生公厕全覆盖。将农村中小学厕所纳入整治范围,实现农村中小学水冲式厕所全覆盖。(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州住建局、州文旅局、州教育局、州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县市政府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二)实施农牧村改路工程。以全面改善农牧村出行条件和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自然村道路硬化。根据村庄自身特点,合理选用沥青、水泥、块石、混凝土砖等材料对村庄主干道和巷道进行硬化,入户道路和农牧户门前硬化选用当地特色材料统一标准建设,文化旅游标杆村和全域旅游专业村突出道路特色,因地制宜采用块石、片石、卵石、生态砖等材料铺设村落巷道和特色步行道,合力设置交通标识指示牌,形成一道特色风景线,到2027年,实现全州所有具备条件的自然村主干道、巷道硬化全覆盖。加大农区田间道路建设力度,方便群众耕作,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需要。加大农牧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实施力度,全面提升农牧村公路网的安全保障能力。开展“四好农牧村路”示范创建和农牧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州交通运输局、州发展改革委、州住建局、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农牧村改水工程。统筹考虑农牧村供排水工程建设现状、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等因素,按照能大则大,能并则并,能延则延的原则,因地制宜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城市供水工程管网延伸、老旧供水管网和设施改造、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等,不断提升全州农牧村供水保障水平,到2027年农牧村安全饮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加快推进城镇供排水管网延伸工程,切实加大农牧村供排水管网系统建设,推动供排水管网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到2027年供排水一体化设施在农牧村覆盖率达到30%以上。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治理水源保护区和城乡接合部、中心村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农牧村生活污水,有条件地区农牧村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其余地区乱倒乱排得到有效管控,到2027年农牧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7%。推进农牧村供排水系统专业化管理、信息化监控,提升运行管理效率和水平。(州水务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农牧村改房工程。完善细化农牧村房屋安全定期巡检制度,做好农牧村低收入群体危房动态监测和改造,严格落实住房安全日常巡查、技术指导与监督等职责,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住房开展定期、不定期巡查,对于监测发现的住房安全问题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确保农牧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全面提升农牧村住房抗震设防标准,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实施高烈度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农牧户住房地质灾害监测,对房屋周边新发现的地质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危险性评估,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争取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解决。以用作经营的农牧村自建房为重点,深入推进农牧村房屋安全隐患整治,科学合理采用“改、停、封、拆”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开展新型民居建设试点,因地制宜引导和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和绿色建材应用,对建房质量安全、抗震结构、建筑节能、建筑风貌等进行严格管控,建设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开展第七批中国传统村落前期调查,进一步推进传统村落内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和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力争将临潭、迭部两县列入2024年度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县,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州住建局、州发展改革委、州自然资源局、州文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农牧村改电工程。完善农牧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大力推广节能减排,因地制宜采用“以电代薪”“以气代薪”以及太阳能等能源,普及使用太阳灶、太阳能采暖房、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具,大幅降低对森林、草地等资源的依赖。依托农牧村丰富的可就近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选择一些中心村建设以电为中心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打造新农牧村综合能源站,实现生物质资源向商品化能源的转化,构建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体系,到2027年,实现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70%。加快农牧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建设。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工作,支持农牧村宽带网络发展。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推动民族语言音视频技术研发应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构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动农牧业、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农牧业、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建设。到2027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牧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信局、州文旅局、州电力公司、州电信公司、州移动公司、州联通公司、州广电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农牧村改气工程。积极争取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推动实施各县市城区天然气管网配套建设,优先启动合作、夏河两县市天然气管网向城区周边农牧村延伸,扶持开发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生物天然气等不同气源,宜管则管、宜罐则罐,多种形式推进农牧村燃气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争取城市天然气管网向农牧村延伸工程,加快城乡燃气管网和储气设施互联互通,有序扩大农牧村天然气实施范围。在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聚集度较高,以及易地搬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大型安置区等有条件的地区优先推行天然气。在居住比较偏远、人口比较分散的地区,完善农牧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广新能源。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农牧村天然气工程。(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信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住建局、州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农牧村改厨工程。因地制宜选择自建、统建或联建等改造方式,淘汰拆除老式的传统土灶、锅台、火盆、地坑、巴坎、连锅炕等,以节能灶具、灶台案台、密闭式橱柜和管线电线、上下水、储水池、洗菜池等为重点改造提升农户厨房,建设干净整洁卫生、满足基本功能、管线安装规范、烟气排放良好的农牧村清洁厨房,统筹兼顾农户冬季清洁取暖需求,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排清洁炊事采暖炉具,做到安全、干净、卫生、明亮、整洁,确保便民利民、使用安全。同时,加大农牧村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州农业农村局、州住建局、州消防救援支队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实施农牧村改院工程。全面推行庭院区、生活区、养殖区分开布局的“人畜分离”“住养分离”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提升改造农牧户院落、院墙、围墙及庭院周边辅助设施,加快建设“美丽庭院”,确保农户院内院外整齐、安全、干净、舒适。统一规划,科学选址,改建、新建畜禽养殖圈舍,做到畜禽粪污统一收集、统一处理、无害化利用。依法拆除烂房乱屋、残垣断壁、废弃厂房棚圈等,及时清运、妥善处置建筑垃圾,彻底解决人畜混居问题,促进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按照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工作要求,组织群众深入开展“全民清扫”“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日”“户内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以补足设施短板、构建长效机制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督查考评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措施、统筹推进,加强农牧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治理,彻底清理农牧村“三堆四乱”,建立完善村庄日常清扫保洁制度,推动农牧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发展庭院经济,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宜加则加,持续增加收入。(州住建局、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州负总责、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和州直相关部门要将“八改”工程作为“和美乡村”创建行动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推的强大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困难问题,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各乡镇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指导村级组织抓好“八改”工程组织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积极创新筹资模式,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渠道、高效率的投入机制。优化资金筹措模式,大力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资源资金,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八改”工程建设。各县市要优先使用有关行业专项资金,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规定,科学合理统筹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增值收益、土地出让收入中用于农牧业农牧村的资金等支持“八改”工程建设。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八改”工程项目,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八改”工程建设。
(三)广泛宣传推广。各县市和州直相关部门要将“八改”工程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充分利用电视、宣传栏、微信、微博等传统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八改”工程政策举措、实际成效,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农牧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八改”工程建设当中,切实保障农牧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大力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各县(市)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八改”工程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考核激励。州县乡各级要把“八改”工程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督查内容,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指标体系和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督查检查计划,加大改善农牧村人居环境在县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的权重。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惩处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的组织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滞后、推进不力的组织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扫码申请加入
农村清洁取暖赋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