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吉林四平伊通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中国炉具网    作者:成型燃料    来源:伊通县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2-12-30 16:15:13    浏览:907
100

       炉具网讯:为大力推进农业生态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全县农作物秸秆多源化利用水平,近日,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印发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指出,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途径力争不断拓宽。2022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推进秸秆能源化(燃料化)利用。积极发展秸秆发电原料、成型燃料、打捆直燃等生物质能源利用,鼓励乡村社区、公共机构等推广打捆直燃集中式供热。进一步提升农村清洁能源比例。

       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推进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包、储存运输全程机械化,保障秸秆资源有效收储利用。根据不同区域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特点等,按照合理半径就近科学布局收储场地。支持合作社、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建专业化秸秆收储运销机构,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骨干,政府推动、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储运服务体系。支持秸秆收储运运销机构开展订单收购,鼓励开展田间收购。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印发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2022年伊通满族自治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农业生态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全县农作物秸秆(以下简称“秸秆”)多源化利用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视察四平重要指示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布局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升值;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抓手,强化政策支持、设施配套、示范引导、利益联结和技术创新,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二、年度目标

       秸秆肥料化利用稳步提升,饲料化利用规模不断扩大,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途径力争不断拓宽。2022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以玉米秸秆利用为主体,以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水平,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一)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充分发挥全程农机化示范区作用,坚持以保护黑土地为主导,大力推广深翻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率。(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以“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为载体,快速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能力,加快秸秆青(黄)贮、颗粒、膨化、微贮等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生物菌剂、酶制剂、饲料加工等应用,促进秸秆饲料转化增值,提升秸秆在种养循环中的纽带作用,壮大秸秆养畜产业。(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推进秸秆能源化(燃料化)利用。积极发展秸秆发电原料、成型燃料、打捆直燃等生物质能源利用,鼓励乡村社区、公共机构等推广打捆直燃集中式供热。进一步提升农村清洁能源比例。(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依托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推广玉米秸秆食用菌,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和省级棚室补助项目的扶持,鼓励广大菌农扩大蘑菇基料化生产规模,加速推进玉米秸秆的转化和再利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推进秸秆原料化利用。支持人造板材、符合材料等产品发展,积极探索秸秆原料化利用新途径,以我县安基秸秆厂为主,生产秸秆建筑板材等。(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推进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包、储存运输全程机械化,保障秸秆资源有效收储利用。根据不同区域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特点等,按照合理半径就近科学布局收储场地。支持合作社、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建专业化秸秆收储运销机构,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骨干,政府推动、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储运服务体系。支持秸秆收储运运销机构开展订单收购,鼓励开展田间收购。(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七)加强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农业农村局安排专人负责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台账填报有关要求,规范调查方案和操作流程,认真开展数据采集、填报、汇总和上报等工作,在要求时限内通过“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系统”完成秸秆产生与利用数据报送,确保台账数据真实、准确。(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部门的主体责任,进一步突出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秸秆综合利用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发挥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和要求,建立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协调牵头,发改、环保、财政、住建、工信、自然资源等部门参加的联席机构。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服务,负责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发改部门负责向上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负责能源化、原料化利用;财政、环保、住建、工信等部门负责向上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秸秆收储网点用地;交通部门负责运输秸秆车辆比照鲜活农产品运输享受“绿色通道”政策;电力部门负责将秸秆收储和加工企业的用电享受农产品加工电价,减免秸秆企业用电增容配套费用政策。

       (二)科学规划布局。农业农村局制定实施方案、秸秆综合利用规划。要统筹资源,科学布局,错位竞争,形成特色。要目标明确、途径明晰、布局合理、措施有力。

       (三)加大政策扶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向省、国家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要积极加大对秸秆转化利用优势项目和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秸秆综合利用。

       (四)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推广成熟实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动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