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山东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征求意见

中国炉具网    作者:清洁取暖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日期:2022-12-16 09:49:56    浏览:706
100

       炉具网讯: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山东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中,《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方案》明确,将确保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放在首位,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则,因地制宜稳妥推进清洁取暖,有序实施民用和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散煤替代,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供定需、以气定改、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巩固清洁取暖成效,强化服务管理,完善长效机制,防止散煤复烧。全力做好清洁取暖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保障工作,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各市、县(市、区)要积极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加大财政政策和信贷融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清洁取暖等各项补贴。

       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在满足全社会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进一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制定碳达峰方案,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市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

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方案

关于征求《山东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为落实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关于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22〕68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厅组织起草了《山东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出意见和建议,相关意见请于12月21日前反馈至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0531-51798195
       联系邮箱:daqichu@shandong.cn

       附件:山东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2022年12月14日

附件:
山东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pdf

山东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全面改善空气质量,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总体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柴油货车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推动“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实现,服务“强、富、高、优、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达到38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不超过0.9%。

       一、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

       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双碳”目标要求,开展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将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个标志性战役任务措施与降碳措施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优化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以石化、化工、涂装、制药、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为重点,加强 VOCs 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治理;开展低效治理设施全面提升改造工程,完成钢铁、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钢铁企业全面创A。开展分散、低效煤炭综合治理。严把治理工程质量,多措并举治理低价中标乱象。

       二、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协作

       积极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严格落实重点区域相关管控政策和排放标准要求。积极参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持续完善省、市两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建设,省级实现中长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健全“省—市—县”污染天气应对三级预案体系。规范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响应、解除工作流程,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加强应急减排清单标准化管理。

       三、夯实基础能力

       强化科技支撑,开展 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研究,典型城市持续实施“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建设完善覆盖重点区域、支撑 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的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网络和光化学监测网络;加强污染源监测监控,大气环境监管重点单位依法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联网稳定运行;对排污单位、社会化检测机构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提升监督执法效能,围绕标志性战役任务措施,精准、高效开展环境监督执法,在油品、煤炭质量、含VOCs 产品质量、柴油车尾气排放等领域实施多部门联合执法。持续开展环保信用评价。

       四、加强组织领导

       各市要把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放在重要位置,按照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和本方案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做好任务分解,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将标志性战役年度和终期有关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目标任务落实,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依法依规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有关落实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方案

       一、攻坚目标

       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9%以内。

       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在满足全社会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进一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制定碳达峰方案,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市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动态清零并禁止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推动陶瓷、玻璃、石灰、耐火材料、有色、无机化工、矿物棉、铸造等行业炉窑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对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加快使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清洁能源等进行替代。新、改、扩建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熔化炉,采用清洁低碳能源,不得使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因地制宜推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协同化发展。禁止新建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实施“外电入鲁”提质增效行动,不断提高省外来电规模和绿电比例。到2025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比2020年下降1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9000万千瓦以上;“外电入鲁”规模达到1500亿千瓦时以上、力争达到1700亿千瓦时。(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坚决叫停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落实“四个区分”,持续优化“两高”管控政策。新上“两高”项目执行窗口指导、提级审批,落实“五个等量或减量替代”,主要产品能效水平对标国家能耗限额先进标准并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存量“两高”项目实施分类处置、改造提升,稳妥有序退出低效落后产能。聚焦重点耗能行业,强化环保、质量、技术、节能、安全标准引领。推进“两高”行业能效升级,2025年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30%。

       重点针对耐火材料、石灰、矿物棉、独立轧钢、有色、煤炭采选、化工、包装印刷、彩钢板、人造板、玻璃钢等行业,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按照“发现一起、处置一起”的原则,实行“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依据安全、环保、技术、能耗、效益标准,按期淘汰钢铁、地炼、焦化、煤电、水泥、轮胎、煤炭、化工等行业落后产能。2025年年底前,胶济铁路沿线地区钢铁产能和全省落后钢铁产能全部退出,逐步推进步进式烧结机、球团竖炉、独立烧结(球团)和独立热轧等淘汰退出。

       摸清全省铸造企业底数,实施清单管理,2023年年底前,退出铸造企业500家以上,促进全省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年底前,完成焦化行业产能整合转移,全省焦化装置产能压减至3300万吨左右,焦钢比例稳定在0.4左右;除特种水泥熟料和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产线外,25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退出。完成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发生炉新型煤气化工艺改造。坚决严厉打击以技术改造、超低排放改造等名义私自违规新增“两高”产能。(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工业污染深度治理行动

       2023年年底前,完成水泥、焦化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提升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水平,推动保留的钢铁企业全面创A。实施玻璃、煤化工、无机化工、化肥、有色、铸造、石灰、砖瓦等行业深度治理。实施低效治理设施全面提升改造工程,对脱硫、脱硝、除尘等治理设施工艺类型、处理能力、建设运行情况、副产物产生及处置情况等开展排查,重点关注除尘脱硫一体化、简易碱法脱硫、简易氨法脱硫脱硝、湿法脱硝等低效治理技术,对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通过更换适宜高效治理工艺、提升现有治理设施工程质量、清洁能源替代、依法关停等方式实施分类整治,对人工投加脱硫脱硝剂的简易设施实施自动化改造,取缔直接向烟道内喷洒脱硫脱硝剂等敷衍式治理方式,2023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强化工业源烟气脱硫脱硝环节氨逃逸防控,减少大气氨排放。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A、B级企业及其他有条件的企业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实时记录生产、治理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等关键参数,DCS监控数据至少要保存一年以上。(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大气面源治理提升行动

       将确保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放在首位,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则,因地制宜稳妥推进清洁取暖,有序实施民用和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散煤替代,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供定需、以气定改、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巩固清洁取暖成效,强化服务管理,完善长效机制,防止散煤复烧。全力做好清洁取暖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保障工作,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各市、县(市、区)要积极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加大财政政策和信贷融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清洁取暖等各项补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能源局、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城市降尘考核,各市、各县(市、区)平均降尘量不得高于7吨/月·平方公里。加强施工扬尘精细化管控,城市施工工地严格执行“六项措施”,强化土石方作业洒水抑尘,加强渣土车密闭,增加作业车辆和机械冲洗次数,防止带泥行驶。强化道路扬尘综合整治,推进吸尘式机械化湿式清扫作业,加大城市外环路、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等重要路段冲洗保洁力度。鼓励开展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公安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深入推进秸秆禁烧管控,充分利用卫星遥感、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强化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监管执法。坚持疏堵结合,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进秸秆科学还田、有序离田;完善秸秆资源台账,全面掌握秸秆产生和利用情况。(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实施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各市从销售和流通端制定烟花爆竹禁售、禁燃、禁放措施,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地区巡查管控,及时制止私放行为。(省公安厅、省应急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重污染天气应对行动

       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结合实际,优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持续推动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规范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流程,完善空气质量预报体系,不断提高未来7-10天区域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根据预测预报结果和预警启动条件,及时启动和解除预警。开展重污染天气来源成因研究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效果评估。(省生态环境厅、省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每年9月底前,完成应急减排措施清单修订。工业源应急减排措施应落实到具体生产线、生产环节、生产设施,做到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应制定“一厂一策”操作方案并落实到位。对工业余热供暖和协同处置企业,应严格执行按需定产。将特殊时段减排要求依法纳入排污许可证。落实差异化减排措施,可视情减少小微涉气企业管控措施,做到保障类企业名单真实有效、非保障类企业管控措施可落地、可核查。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监督检查,整合重点行业企业自动监控、用电监控、门禁等数据,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督促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责任落实,跟踪企业实际减排成效。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做好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七、监管执法攻坚行动

       建立完善区域联合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开展跨区域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和联合执法。在锅炉炉窑综合治理、煤炭质量、柴油车(机)、油品质量、面源管控等领域实施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执法监测联动,重点查处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偷排偷放、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行为。督促相关问题整改到位,并举一反三加强监管;违法情节严重的,依法严厉查处,对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典型案例公开曝光。持续完善并严格落实环境空气污染高值区管理、大气污染源远程监督帮扶两项工作机制,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监管力度,充分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业用电量、车流量、卫星遥感、热点网格等远程信息化技术手段,强化数据分析技术应用,提升监管效能,督促重污染应急减排责任落实。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对相关企业依法处罚,并按规定下调绩效分级。(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