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刮目相看:鑫星炉业高洪亮愿与业界共筑产业链新生态

中国炉具网    作者:管理员    来源:炉具网    日期:2025-02-18 15:55:28    浏览:616
100

炉具网上期《企业访谈02|鑫星炉业高洪亮:愿做南方取暖变革拓荒者》报道了高洪亮对南方取暖变革的思考,本篇聚集高洪亮的产业思维来解读他对炉具产业未来发展的畅想。

前期专利共享,传帮带把体量做大

高洪亮:企业若有实力从生态链多个环节盈利,就不必在单一产品上独占收益。短期内,鑫星炉业不依赖专利授权和保护收取费用来推动企业发展。

很多企业抱着专利当“金饭碗”,对此,高洪亮却持有不同的观点。

高洪亮是技术出身,也是湖北最早一批气化炉的发明专利持有者,今天在湖北炉具产业领域已基本普及应用,形成了一个大的市场。

“鑫星刚成立时就考虑到,之前已有前辈从事这个行业,开展相关工作。当时行业规模较小,我们认为首先要尊重前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他们都为整个行业做出了贡献。在特定时期,从业者都有独特贡献,我们要从知识产权和前辈付出等方面秉持尊重态度。”

“清洁炉具作为一个新兴朝阳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整个市场和社会对它的认同度不高。有些需求连客户自己都不清楚,部分市场也有待开发。此时,市场需要更多的从业人员、厂家以及丰富多样的产品来让用户接受这个行业。后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要依靠差异化服务、产品竞争以及专利来实现。”

“鑫星炉业刚成立申报技术创新时,我们以为只要把技术做好,市场自然会好,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但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我们在2007、2008 年申请的那些发明专利,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刚开始,这些新技术及其应用推出,一方面用户不太了解,如果我们不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宣传和示范,很难获得用户支持;另一方面,对同行来说,新技术与市场存在时间差,无利可图,所以他们也不感兴趣,既没人模仿,也没人复制。”

“经过多年发展,我们的新型气化炉以及在炉具上的一些领先技术,很可能会被同行所认知,同时也会被更多消费者所了解。这些年我们基本比较推崇,尽可能让同行把技术用好、用活,这对客户和市场的增长有利,能让更多市场接受这类产品。市场扩大后,先进技术带来的新产品,能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节能体验和使用感受,对社会进步也有价值。”

“企业若有实力能从生态链多个环节盈利,就不必在单一产品上独占收益。短期内,鑫星炉业不依赖专利授权和保护来推动发展。我们希望更多厂家尊重并运用新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将优质产品推向市场,让市场认可这种新的取暖和生活方式。”

“在产品方面,前期市场较小时,我们对专利保护持更包容态度,给小型厂家更多生存空间,甚至会开放一些技术。我们的供应链在本地是最开放的,比如不锈钢桌面、岩板桌面等零部件、半成品,我们都会供应给同行厂家,降低他们的开发难度,推动产品朝着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毕竟目前整个行业在产业化方面还有所欠缺。这样对同行更友好。”

“从长远看,我们肯定会强化技术专利保护。但现阶段要从市场角度出发,考虑市场容量和更多消费者,推动新技术、新方案的应用。毕竟技术在不断迭代进步,一个阶段的技术只代表当时水平。等下一阶段我们研发出更新、更好的技术,再结合市场分析和更多客户需求推出,希望产品具备技术含量,让用户不再使用落后技术和产品。我们每年都会维护、更新几十件专利,并研发、储备新技术。我们希望未来整个产业链能不断壮大,蓬勃发展。届时,我们会凭借这些技术和方案,推动同行厂家及整个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现有的技术基本都可以开放,供大家共享使用。从专利角度而言,我们的态度是,在企业初创的短期内,大家可以共享共用这些技术,先求生存,再谋发展,逐步壮大。换位思考,我们也能理解那些小型作坊、工厂和制造商面临的困境。他们积累不足,资金投入有限,实力不够雄厚。实际上,他们在技术研发方面缺乏资金支持,对产业发展方向也缺乏清晰认知。在整个行业中,他们或许只是微小一份子,能做的可能只是成为区域供应商或服务商。倘若他们能先把本地服务做好,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有更高的追求,会加强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推出更新产品。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同行中的小型厂家。”

“我们要助力大家向更深层次发展。前期,对于供应商和小型厂家,我们可基于技术给予指导,在方向上做出示范,为他们探路;后期,在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我们给予扶持,比如在零部件供应、区域市场拓展上提供技术指导,供应零部件有所倾斜,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从这个角度看,专利固然重要,但我们呼吁,有担当的龙头企业在前面引领、探路、服务与贡献的同时,小型厂家也应坚守底线。也就是说,在尊重原创和知识产权方面,面对行业的先驱和探索者,小型厂家要从骨子里秉持底线思维,给予充分尊重,以激励行业更好地发展。不一定非要给大家多少钱,起码要让大家更乐意去做这件事,更乐意辅助中小厂家发展,这样我们整个生态就会更好。

做好产业闭环,赋能更多企业发展

高洪亮:我们的目标是推动整个产业升级,产品从源头生产到用户使用全过程实现低碳、智能,展现中国先进生产力。

从当前发展来看,湖北炉具已形成一个完整闭环。鑫星炉业根据市场反馈和认可度,也在做转型调整,为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下一个阶段,整个炉具领域,尤其是南方常见的桌式炉,这种坚固且集成多种功能的‘家居’产品,展示给用户的理念与以往大不相同。实际上,它已不再单纯是个炉具,更像是一件家居。不同之处体现在:一是体验感全然不同,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各种场景都有涉及;二是产业链进一步深入,分工愈发细化,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扎根发展,出现分化。也就是说,产品走向多元化和家居化,企业发展趋于细分化,市场覆盖区域也将更为广泛。未来业务范围的地域适应性将更广,全国市场潜力巨大,销量应该相当可观。”

“我们一直在学习各行各业的经验,充实自身,积极与产业链融合,无论是产业链源头的配件供应商,还是下游的服务商,我们都希望与他们携手共进,共同为产业链发展贡献力量。这个时候,生态链越大越好。我们是第一个能够形成闭环的,这样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才能在各自的专业分工领域中深耕细作,使整个产业链实现升级,市场容量也会更大。池子大了,能发挥的功能自然更多。”

“鑫星炉业从一开始就注重研发。在整个行业中,我们看到很多案例,起初一哄而上,却不重视技术积累和产业融合,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链陷入极度内卷。极度内卷会让新技术、新方案的发展以及整个产业链的融合都出现问题。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要先把自身的技术和方案尽可能做到完美,同时带动整个产业链向前发展。我们要明确方向:依靠技术进步、更优质的产品和更高的品质要求,为产业链树立良好的示范,让大家都能在产业链中有所收获。”

“无论是新开发的一些初级市场,即消费能力较低的市场;还是成熟或半成熟市场上的产品升级,更高的用户需求带来的是对产品极致体验的追求,以及对产品性能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引导大家,一同推动技术迭代,逐步开拓市场。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市场,进行分级开发与资源整合。”

“要对各地市场进行梳理,针对性地投放产品。同行之间,可以通过信息互通,避免重复投资,实现优势产能互补。如此一来,能更好地服务用户与渠道,整合渠道资源,多元满足用户需求,形成良性生态循环。让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与优势,对重资产和优势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分类,避免重复投资。

作为行业内的老牌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引导产业向前发展,推动产业深度升级、技术进步,实现产业良性循环,履行对主管部门和社会的责任。主管部门要打造一些新的示范点,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合法合规,产品能帮助农户养成干净、卫生、清洁的取暖习惯。同时,产品还能减少农户支出。通过多种方式,为农户提供舒适的体验。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更加努力,积极吸引更多同行厂家、有能力的人员和机构合作,把事情做得更出色。”

产学研结合,体现更多社会价值

高洪亮:产品不只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干净卫生、使用舒适,具备美学特征,能带来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近几年的发展和自身尝试来看,我们从全领域入手,在研发、产品、投资方向上都有所涉及。涵盖产品的生产、研发、销售等环节。将整个链条串联起来,避免各环节孤立,这是体制所决定的。”

“如果从市场调研开始,到产品研发方向、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整个链条都完整无缺,就能避免重复投资,也不会出现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各环节的最优化。”

“经过这几年的市场验证,我们发现,首先,整个市场容量极为可观,而且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也非常光荣。既能给社会带来效益,也能让我们整个小团队成就。而且,还能解决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农村清洁取暖、减少污染、生活节能环保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所以,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要先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其次,我们打算分几个板块来开展工作。在全领域中,我们需要专业团队,还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该领域的基础研究。我们希望能与三峡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合作,以及与政府一些相关机构携手,参与一些课题的基础研究,比如研究燃烧机理、生物质能的应用及成型技术等,进行一些前瞻性的基础投入和研究,这对整个行业都有益。”

“从产学研角度出发,我们认为产品最终应实现家电化、智能化、人性化,如同常见家电一般。为此,我们依托在广东建立的基地,致力于推动产品向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一直以来,炉具常被视为技术含量低、应用场景很低端的农村生活用品。我们的目标是推动整个产业升级,让炉具成为家庭生活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在欧洲,壁炉不仅是一种文化象征,更是乡村振兴中的高端必需品,甚至成为标配。我们期望在用户眼中,炉具不再只是满足功能需求,而是能为人们带来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产品要干净卫生、使用舒适,还应具备美学特征与舒适性。基于此,产品要朝着智能化、家电化方向发展。”

“在生产领域,我们需精益求精,让制造业更加专业化,组建专业的工厂和团队进行生产制造,将生产提升至智能制造水平,确保产品从源头生产制造到用户使用的全过程,都实现低碳、智能,展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风采。”

“另外,我们可能也会参与生态环境部气候中心等一些国际合作项目。未来希望能向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推广。目前,我们正与蒙古国合作,研发适用于蒙古包定居点的先进炉具。这项研发工作已开展了两三年,处于尝试阶段。在产品大规模上市和大面积推广前,我们需先进行试点。通过与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合作,我们期望该产品产业链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赢得政府部门的信任,证明其具备极高的社会价值。”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