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愿景下,农村清洁取暖如何可持续发展?

作者:武亭    来源:炉具网    日期:2021-05-23 08:27:02    浏览:1696
100

        炉具网讯:2021年是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开启碳中和征程的起始之年。从“高歌猛进”的建设期到“长效运行”的运维期,清洁取暖步入“2.0时代”。“双碳”背景下,如何巩固已有成果、防止“返”煤,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农村清洁取暖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5月11日,由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主办、一城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启迪同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中国农村清洁取暖高峰论坛暨县域清洁取暖发展峰会”在河北廊坊召开。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相关研究机构、媒体的4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双碳”背景下农村清洁取暖如何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双碳”愿景下,农村清洁取暖如何可持续发展?

        散煤治理成效显著
        农村清洁取暖困难犹存

        “清洁取暖是北方地区农村的硬需求,乡村振兴离不开清洁取暖。‘十三五’期间,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的清洁取暖率由9%提高到28%左右,重点地区的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71%。通过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我们也能切身感觉到,进步还是很大的。”原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

        “清洁取暖是落实‘双碳’目标、加快能源变革、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进农村清洁取暖要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如果经济上不能承受,是很难持续下去的。”吴吟进一步强调。

        随着北方清洁取暖工作向纵深推进,政府财政补贴压力持续增大、清洁取暖成本居高不下、散煤复烧现象频发,量大面广、情况复杂的农村地区成为重点和难点。“目前来看,农村地区仍是清洁取暖的主战场,任重而道远。”国家电网英大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文瑛表示。

        据了解,北方农村地区共6500余万户,约72亿平方米。初步估计,2016-2019年,清洁取暖改造的财政和社会资本共计投入高达2000多亿元。“截止2019年底,北方农村地区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约2300万户,清洁取暖率仅为31%。如果对已实施清洁取暖地区的关注和管理不够,可能会导致前期工作失效。”赵文瑛强调。

        对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选认为,前几批试点城市在推广清洁取暖过程中,对农村建筑节能改造量较少,存在取暖成本高、返煤风险高的问题。同时,农村空心化率较高,容易造成改造资金浪费。特别是进入清洁取暖2.0时代,设备维保问题也会逐渐暴露。今年的清洁取暖试点中纳入了大量严寒地区城市,严寒地区的农村清洁取暖难度将远远大于寒冷地区。 

        《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已提升至60%以上。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70%。今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2021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公示》,将20个城市确定为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加上2017-2019年已纳入中央财政冬季清洁取暖试点的43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总支持城市数量将达63个。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也从“2+26”城市、汾渭平原城市等重点区域首次扩大到了东北、西北等非重点区域的部分城市。四批试点城市试点结束后,预计中央奖补资金累计拨付774亿元。

        对于散煤复烧现象,陕西省太阳能行业协会会长安福成表示,“一些地方在环保压力下,只是想着一刀切,什么都不能烧,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在项目核查中也发现,山区老百姓的返烧率在逐年提高。陕西有几十万户山区百姓,你让百姓用电磁炉煮每天都要吃的裤带面,很不现实。面要大火煮才筋道,你禁燃禁炉了,老百姓就在自家院子里搭个临时灶台煮面。为什么返烧率高?一刀切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有些‘双替代’产品技术的选择脱离当地实情,部分百姓也相当抵触。另外,山区到处都是修剪下来的枝丫材,手边的生物质如何消纳也是让百姓头疼的大问题,但部分领导对老百姓使用生物质炊事采暖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解决办法。”

        清洁取暖2.0时代,
        打好“热源侧+用户侧+智慧运维”组合拳

        一年看成本、三年看质量、五年看维保,随着清洁取暖的持续推进,售后服务与维保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清洁取暖1.0时代主要是走量、硬推,大家关注的是通过‘热源侧’改造减少对大气污染的影响。随着清洁取暖进入‘2.0时代’,由建设期进入运维期,更应该注重实际运行效果,不断提升技术路线,加快布局维保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其中,‘用户侧’的建筑能效提升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长效运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王选认为。

        对此,吴吟强调,“清洁取暖必须首先抓好建筑保温,这样清洁取暖就能事半功倍。同时,清洁取暖要尽可能走相对集中的路子,必须走专业化服务的路子。农村清洁取暖高质量发展是核心是要追求安全、高效、绿色、经济、舒适的取暖体验,所以需要全系统、跨结构的优化,必须有专业化的运营队伍来作支撑,包括利用云、大、物、移、智、链等数字技术手段来搞好专业化服务。”

        “推动政府监管下的市场化是未来清洁取暖的必然趋势。要实现这一目标,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将发挥重要作用。”新奥集团一城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瑞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借助此类平台,除了可为政府主管部门快速解决报修及投诉问题外,还可获取大数据分析,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用户而言,报修可以更便捷,甚至还可实现智能化温度控制,进一步减少取暖支出。而取暖设备供应商也可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在清洁取暖智能化运维方面,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吃螃蟹”,并尝到了甜头。据鹤壁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园林绿化中心主任肖慧介绍,该市按照“清洁供、节约用、投资优、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和“六个一”的建设推广标准,对农村居民进行“热源侧+用户侧”双侧改造,并建成北方地区首个“清洁取暖智慧监管平台”。通过使用成本可持续、简便使用可持续、服务到位可持续、智慧监管可持续保障了农村清洁取暖项目持续健康发展。鹤壁市也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年考核成绩优秀的试点城市,且始终名列首批试点城市第一名。

        推进农村清洁取暖
        要特别强调因地制宜,要特别注意经济性

        如何做好因地制宜?吴吟强调,“清洁取暖涉及建筑保温、绿色能源、高效储运、先进器具、运维保障等,还涉及到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群众生活习惯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其中,经济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阶段的农村清洁取暖,如果经济上不能承受,是很难持续下去的。”

        对此,他提出六“宜”:宜电则电,指驱动热泵的电,带来更高的用电效率;宜气则气不纯粹是天然气,更应该注重利用农村生物质制沼气;宜柴则柴指生物质资源,怎么把农村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好;宜热则热指利用好地热,水体中、空气中的热量,特定条件下的工厂余热等;宜煤则煤不是指一般的散烧煤,而是兰炭、蜂窝煤、洁净型煤等;宜醇则醇指在一些地方有特定要求的情况下,用甲醇取暖。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农村清洁取暖专家委员会主任郝芳洲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清洁取暖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不管采用什么技术路线,最终要落实到居民可承受,如果不可承受,再好的技术路线也难以实现。我国农村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各地的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协调统一起来,不搞一刀切。”

        限煤、减煤、化石能源被可再生能源替代是大势所趋,那煤炭还有没有市场?对此,赵文瑛认为,“从碳达峰和能源革命的角度来看,一是要立足于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二是非化石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二者是一体两翼。从大趋势来看,非化石能源要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成为主体能源,但不可能迈过第一阶段直接进入第二阶段,这不符合中国能源现状。对于煤炭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发挥兜底保供的作用。在‘双碳’目标下,推进农村清洁取暖要特别注意成本,只有老百姓可接受,才能可持续。”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长任彦波对此表示认可。她认为,实现农村清洁取暖可持续发展,要满足政府政策要求,也要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特别是经济性是第一位的。要解决补什么、推什么、怎么补、怎么用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制定一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村清洁取暖规划,让顶层设计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效衔接,上下级联动,发挥地方主动性,给予地方更多主动权,探索以市场为主导的长效运营机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我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亲历者和参与者,中国农村能源协会副会长、北京老万清洁供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邢立力认为,“农村清洁取暖现状较为复杂,各地情况差异很大,从宏观角度来看,气温暖和的地方比气温严寒的地方好做,取暖面积小的农户比取暖面积大的农户好做,补贴多的地方比补贴少的地方好做。从技术路径来看,洁净煤取暖的农户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煤改气和煤改生物质,最不满意的则是电热产品,电热产品的主要问题是用不起。”对于目前农村清洁取暖如何持续发展,他建议,一是结合“双碳”目标,先做一个10年的规划;二是最好由农业农村部牵头或主要参与做设计,同时与乡村振兴战略、城镇化建设等长效规划相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清洁取暖方案。

        对于农村清洁取暖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落实因地制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副巡视员周宏春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农民“进城上楼”后,建设大的清洁取暖工程会成为“无效投资”。既要保证农民“进城上楼”,又要保证农民“温暖过冬”,对地方政府是一个“两难选择”。他建议,把安全、经济、环保、降碳和群众温暖过冬统筹考虑,特别是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以尽可能低的投资成本来保证农民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应成为重要的选择标准。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