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的APEC蓝留给人们的真是短暂的美好,这没过几天,我们又已经回到熟悉的雾霾中。雾霾成分的复杂程度据说就连专家都很难描述清楚,可有一样是住在城里的人往往会忽略的: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烟尘。
秸秆焚烧的烟尘不仅污染空气,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这几年全国各地对秸秆焚烧的“禁令”不可谓不严,可总有农民朋友“屡教不改”。其实,这也怨不得他们。秸秆的处理成本高,又没有合适的方法“变废为宝”,所以只能付之一炬了。
生物质清洁炉灶恰恰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把秸秆作为燃料,做饭采暖时使用。一举两得。“小炉子,大影响”。2010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此发起成立了“全球清洁炉具联盟”,计划在2020年在全球实现推广1亿台清洁炉灶的目标。2012年,中国正式成为“全球清洁炉具联盟”成员。各地生物质炉具和燃料制造商也借此契机,借助政府的支持,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普遍发展规模较小,对政府补贴的依赖也较为严重,如何面向“金字塔底端”的广大农村消费群体,找到更为市场化的商业模式成为了一大难题。
在此背景下,11月12-14日,在“全球清洁炉具联盟”的支持下,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节能炉具专业委员会和美国Santa Clara大学,为国内近20家清洁炉具和燃料企业代表开展了三天的能力建设活动。活动参考了“全球清洁炉具联盟”在全球其他地区(非洲、东南亚)的培训经验,结合中国企业的自身实际,从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为切入点,在商业模式、客户细分、市场营销、价值链分析、财务模型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让国内的企业在了解熟悉“标准”的商业模式思考角度和因素的情况下,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进一步思考。此外,活动还特别介绍了“全球清洁炉具联盟”今年的资金申请机会,并鼓励中国的企业申请。
与其他国家生产清洁炉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规模上和实力上都是“佼佼者”,但在商业模式创新上还显不足,而且由于国内市场的独特性,企业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和动力不足。一些西方的炉灶企业已经开始操作的“众筹”“众包”的模式,国内企业大都不甚了解。国际市场的开拓也才刚刚起步,少有的几家在海外市场销售形式不错的企业,主要是贴牌销售。
三天的培训一晃而过,带给企业学员的冲击却影响深远。用一个企业代表的话来概括培训的收获就是“学习国际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思路,借助本土的老师资源让企业的发展更加落地”。
扫码申请加入
农村清洁取暖赋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