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具网讯:近日召开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专题座谈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等重要会议,均强调“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强科技创新是最紧迫任务。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国新增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6家重点研发中心,现代煤化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正不断完善。
“我们刚刚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签订了13.7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CNGC-2气体调节剂和CNJ-8甲烷化催化剂供货合同,标志着煤制气催化剂首次完全实现国产化。”任延杰坦言,我国所有正在运行的煤制气项目,长期采用进口催化剂,受限于制造周期长、运距长、不可抗力影响大等因素,面临“卡脖子”断供的潜在风险。“历经12年,我国煤制气工艺技术与催化剂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终于打破了国外垄断。”
据介绍,相较之下,西南院CNGC-2气体调节剂变换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CNJ-8甲烷化催化剂提升了单程甲烷化反应的转化效率,实践证明是更节能、更高效、适应性更强的新型催化剂。“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国产催化剂侧线实验。我们对国产催化剂很有信心,将实现从低阶煤到天然气流程工艺技术、装备、催化剂100%国产化。” 任延杰说。
记者获悉,目前煤化工产业发展仍有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潞安化机集团董事长李广民举例,作为煤炭转化的核心技术,煤气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支撑。但目前,尚无能够广泛适应各煤种的煤气化技术。“不同煤气化技术对煤种有着不同的要求,煤炭性质反过来影响气化结果,要进一步拓展装置的煤种适应性。同时需要根据周边环境和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配煤技术、科学进料,在充分研究的前提下合理改进气化炉,为稳定运行和节能降耗奠定基础。”
全过程“零碳排放”有待加力
“随着关键装备技术不断突破,完整的技术设备供应链和完善的煤气化商业服务模式将逐步得以构建,最终将推动形成高效、环保、经济、安全的国际领先煤气化系统,为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出新示范。”李广民进一步称,虽然当前,煤气化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但服务“双碳”“双控”目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和装备制造仍需实现新的突破。
如何加快煤炭消费升级——这正是全行业面临的新课题。“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是不是高质量发展?”陕煤集团副总经理尚建选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促使煤化工回归作为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手段的本质属性。“对此,必须立足原料煤特性,在技术和工艺选择方面要以低能耗、低排放作为衡量标准,满足物耗和能耗最低、排放最少,以及园区实现循环绿色多联产。”
中煤协副会长刘峰就此提出“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发展思路,建议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高性能产品,充分发挥差异化发展优势、实现产品多元化,打造“零碳排放”煤化工产业。“研发新型高效催化剂、工艺和过程节能技术,实现煤化工过程源头减碳;突破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氧与煤化工合成耦合技术,应用绿氢绿氧,降低工艺过程碳排放;应用可再生能源绿电开展煤化工碳捕捉、封存和利用技术攻关,突破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化工和矿化利用、驱油地质封存技术,开发二氧化碳制芳烃、乙醇、乙二醇等化学品。”
原标题:受中央与地方政策积极推动,近期现代煤化工项目进展不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迈上新台阶
扫码申请加入
农村清洁取暖赋能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