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农民日报:秸秆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长治实践与探索

中国炉具网    作者:吴晋斌    来源:农民日报    日期:2020-12-08 08:30:51    浏览:1166
100

        日前,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北呈乡南呈村,随着集中供热点火仪式启动,成捆的秸秆被输送带导入秸秆捆烧直燃锅炉,锅炉产生的热能将被输送到南呈村的农户家里。

        “对农户来讲,一年1000元的取暖费就够了,比以前使用散煤可节约2000多元开支。”今年是南呈村农民集中供热的第3个年头,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文说。

        “从田头打捆运输到供热站用工,很多农机手和农民在这个产业链上实现了增收,农村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上党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建兵说。

        南呈村这一产业的发展源于山西易通环能集团秸秆捆烧直燃锅炉技术的突破。在该技术支撑下,上党区秸秆燃料化利用方兴未艾,目前已覆盖3673户农村住宅和学校、敬老院、村委会大院等公共设施。

        近年来,长治市围绕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立足新技术研发,培育出一批新主体,孵化出变废为宝的新产业。

        两个县域的生物质能源探索

        目前,上党区的秸秆捆烧直燃锅炉技术推广到了5个乡镇7个村,可供40余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年消耗秸秆5万余吨,建成的5个分布式集中供热站,形成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

        近日,上党区北呈乡南呈村64岁的村民张先文驾驶着自己的农用三轮车,将打好捆的秸秆送到该村山西易通环能集团秸秆捆烧直燃锅炉供热站。同村53岁的村民张俊山,则不停地把成捆的秸秆运送至直燃锅炉内。

        “运输一捆秸秆7角钱,一车能运50捆,是35元。一个供暖季,咋也有7000元的收入。”张先文说。

        “一天80多元工资,一个月大概2500元,4个月就是1万元。”张俊山对家门口的收入很是满意。

秸秆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

        “财政一亩地补贴80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其中25元用于给农民支付耕地旋耕费,55元用于秸秆收储的打捆、运输等费用,农机手挣旋地费和秸秆打捆费。5个供热站点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余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张建兵介绍。

        潞城区创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气炭联产设备,可以使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源产生热能和碳基有机肥。这一技术在该区的微子镇和成家川村推广后,农村生物质能源气炭联产集中供暖户数达到1200户,面积约17万平方米。

        长治市已经在微子镇规划建设生物质能源小镇,依托创蓝公司技术,形成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达能后,小镇将产生物质燃气1500万立方米,发电864万度,利用玉米芯1.5万吨,并为当地村民提供500个就业岗位和可改良土壤5000亩的碳基有机肥。

        “将秸秆、玉米芯、锯末、林下剩余物收储后,烘干、压缩成型就可以作为燃料,经过气炭联产设备的热解反应及二次燃烧就可以在冬季供热、其他季节发电,是一个农林废弃物利用形成气、电、炭、暖、肥循环发展的好模式。”创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常保良说。

        据介绍,长治市政府出台了《长治市冬季清洁取暖专项资金奖补实施方案(2018-2020)》,明确了煤改气、煤改电、煤改集中供热的补贴政策,全市共落实2亿元生物质清洁取暖补贴资金,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众龙头引领下的生物质秸秆产业化实践

        在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撬动下,长治市武乡弘晟生物质能源、沁县农林废弃物加工、沁源乾和源牧业、长子晋西牧业合作社、襄垣绿海养殖合作社等一大批秸秆收储运及综合利用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这些经营主体通过推广秸秆燃料化加工、肥料化还田、饲料化喂养、基料化栽培、原料化利用等路径,打造出十大技术模式,形成了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业态,带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例如,长子县绿野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大型沼气工程为周边农户提供清洁供暖;山西禾能发电有限公司利用长子县以及周边地区大量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并网发电,消耗农林废弃物25万吨;山西七一华富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每年可发电2.1亿度,消耗秸秆及农林废弃物25万余吨。

        由此,长治市依托技术创新,依靠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实现了秸秆农林废弃物的产业再造和市场化运营,支撑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递交了长治答卷。

原标题:小秸秆 大产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长治实践与探索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