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处

新立炉业自研生物质节能炉获成功

中国炉具网    作者:王彦章 姬瑞霖    日期:2013-07-03 09:30:00    浏览:811
100

   山西临汾吉县新立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立,从一个下岗工人,他倾其所有,4年间历经百余次失败、累计投入10余万元资金,研制出“生物质气化与直燃两用炉”,投入使用后以节能、高效、环保的特性受到农民欢迎,并获得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筹资创办企业,把专利成果产业化,已在吉县及周边新农村推广应用了3000余台,不但解决了农民过冬取暖难题,而且节约了大量能源。他凭借着对科研的执着追求,筑就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正是仰仗着这不服输的劲,他才从一个普通的下岗职工发展成拥有两项专利的创业者,成为温暖百姓的科技带头人。

  平凡中崛起、困难中创业

  家住吉县中垛乡南宜秋村的张新立是一个淳朴的农家子弟,原来在吉县沙坪煤矿工作,2000年沙坪煤矿经营惨淡,张新立毅然给矿上提交了下岗申请书,主动要求下岗。下岗后的张新立回到村子里很快发现了问题,乡亲们盖起了新房,但冬季取暖成了难题。建燃煤锅炉群众负担不起每年高达数千元的费用,而新式房屋又使大量的果树修剪枝条派不上用场。而且他到周边县乡了解,这个问题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必须解决这一难题,研制符合农村的新型燃用炉,即是市场机遇,又能造福百姓。张新立不顾家人反对,全身心投入到燃用炉的研发中。

  不畏艰难、重新立项

  爱思考,爱钻研的他,看见每年果园大量的死树残枝,秋后落叶和废弃果袋到处都是,他想,要是把这些废弃物用来气化取暖,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创造收入,对父老乡亲们来说该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呀。于是他于2008年8月怀揣10万余元,踏上了研发之路,先后前往忻州、北京等地考察,并投资2万元,引进了秸秆气化炉。
  经过尝试,张新立发现这种气化炉先天不足,存在多处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并不能直接投入使用。看着眼前这个不能用的秸秆气化炉,这位憨厚朴实的农村汉子不甘心就这么白白花去他用血汗换来的2万余元,要是这个项目不能成功,农村的那些废弃物就不能得到很好利用,乡亲们盖的那么漂亮的房子在冬天就不能得到更好的取暖效果。由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自己研发。
  通过三个多月的思考和设计,张新立自己发明的生物质炉具图纸基本完成。他自己购回电焊机、切割机、手砂轮、铁皮等简单工具和材料,开始着手制做。2009年2月,张新立制造的第一台炉子试制成功,经过点火试烧,达到了产气快、火力强、大料小料都可用的预期目标,但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张新立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击倒和不愿服输的人,经过短时间的调整后,他又开始步入了摸索、研究、考察阶段。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要经历成百上千次设计、制做、试烧。他严格要求产品质量,制定了“过五关”原则,要求功能、好用、质量、价格、外观都要一流。

  苦尽甘来,浴火重生

  四年之内,耗资十万余元,毁掉废炉百余台,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新立的“生物质气化与直燃两用炉”研制成功。此项发明填补了国内以生物质为燃料替代传统烧煤供热取暖的空白,通过与暖气连接,采取小间距设置炉排、吸力风机吸气设置、三次留床净化等秸秆气化、直燃技术创新,克服了常规气化炉在燃烧时不能加料的缺陷,提高了燃料的热效率,使燃料实现了充分燃烧和亚燃烧,解决了其它秸秆气化炉脱硫不彻底、产气不稳定等技术难题,不仅供暖速度快、供热面积大、热效率高,而且操作简便、节能又环保。国家知识产权局给他颁发了两项国家专利。他谢绝了许多人购买专利的请示,于2012年6月注册了吉县新立炉业有限公司,开启了产业之路。建厂房、购设备、聘工人、建服务网络,他的企业快速发展,已生产应用3000余台。
  张新立办企业,是吉县创业带头人;他搞发明,是吉县科技带头人;他的公司能为当地安排就业人员,为农户节省了大量支出,是吉县致富带头人。为此他被告吉县县委、县政府评为把吉县乡土人才,颁发了奖章和特殊津贴。目前,该炉已在吉县中垛乡、文城乡、东城乡所辖30余个村,以及乡宁县、洪洞县等地推广开来,深受当地农民欢迎。果农文涛说:“我家种植的5亩苹果树正值新老更替期,每年剪下来的果枝有半吨多,再加上田里的秸秆,基本可代替用煤取暖做饭,现在全屋都暖和,人也舒展了。”他发明的产品节能、环保,在农户家中使用后,有专家算了一笔帐:每年按120平米供暖面积计算,可用去残枝秸杆燃料5000斤,这些燃料农村到处都是,不需花钱;如用煤供暖每户年供暖需4000元左右,所以,他发明的产品,如果能大面积推广,社会效益相当可观。

  


 

100
版权保护声明:炉具网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chinaluju@126.com联系。

最新资讯